学校党委巡学旁听机关党委、人文社科学院党委、 外国语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会议

发布者:曾景婷发布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13

11月11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机关党委、人文社科学院党委、外国语学院党委在外国语学院1550会议室联合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潘锦全到会指导,纪委办公室主任刘占超、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李瑞峰、环化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刚、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统战部副部长程荣晖、组织部副部长王瑜、宣传部副部长张强巡学旁听。会议由人文社科学院党委书记杨美成主持。

杨美成领学“第一议题”,带领全体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机关党委书记祁凯领学《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张浩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2025-2027年)》的核心原则、机制创新与重点行动进行了解读;外国语学院院长曾景婷领学《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指出其核心在于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在重点发言环节,机关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田剑以“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深化跨学科专业优化”为主题,介绍了我校构建“1+N+X”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体系、提升教师AI素养、赋能教学管理的系统性改革方案。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汤向俊分析了“人工智能+”行动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双重影响,并就其对就业结构、社会治理及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阐述,结合大文科背景,助力文科人才夯实跨学科素养、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在“人工智能 +” 浪潮中实现价值重塑与能力升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韩菁菁表示,外国语学院正重塑教师角色认同、构建分层培训体系和完善制度激励。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将系统性重构“人工智能+现代语言服务”课程体系,并打造语言科学实验室与虚拟仿真中心双平台以强化支撑。

在交流发言环节,人文社科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刘婷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刘志强分别结合所在学科特点,分享了学习体会与工作思考。

巡学旁听小组代表、纪委办公室主任刘占超对本次联学进行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本次联学准备充分、主题聚焦、研讨深入、学用结合紧密,学习效果显著。他建议,进一步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借助人工智能、转换学习场景至工作一线或科技前沿阵地,以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互动性与实效性。

潘锦全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三党委联合联学的创新模式与扎实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本次学习学理性强,能够紧密结合学校、部门与学院实际,实现了理论学习向办学治校能力的有效转化。结合当前学校重点工作,潘锦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持续深化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确保学深悟透、落到实处;二要高度重视并科学编制学校与各学院的“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学科专业优化布局,主动契合国家战略需求,推动转型发展与升级;三要全面抓好学期末各项工作推进和落实,在总结好今年工作的基础上,谋划好下一年度的工作。最后,他特别强调作风建设与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各单位强化安全意识,排查整治隐患,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红色底线。

本次跨部门、学院联合学习有效促进机关与学院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形成以学促干、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人:张雅楠 一审:张进玮 二审:赵莉 终审:曾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