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师发展分中心成功举办“Al语境下的学术结构性调整”交流研讨

  410日,一场主题为“AI语境下的学术结构性调整”的交流研讨会在文理大楼155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到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霄翔教授出席并作主题分享。学院院长曾景婷以及各系部主任、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交流。研讨会由曾景婷院长主持。

  李霄翔教授在分享中指出,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学术研究模式和结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AI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学术性结构正在发生深刻重组。未来5年,外语教学应积极应对AI技术在读、听、说、译、写等方面展现出的强大能力,这一变化既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变革的机遇。他强调,外语教学应以科学的策略实现精准转型,为学校和学生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霄翔教授还指出,目前高校外语教育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如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供需错位等,而外语教育创新与变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他明确表示,外语教育进入智能时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理应积极拥抱AI,做到学起来、用起来、养起来,学会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实现人际协同、优势互补,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针对外语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方向,李霄翔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推动语言学习智能化,充分利用AI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二是促进人才培养复合化,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三是实现全球实践常态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实践能力;四是提供语言服务个性化,满足不同用户在语言学习和应用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在李霄翔教授的主题分享后,与会教师们围绕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学术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经验分享。大家积极交流观点,分享各自在教学和研究中困惑、经验和心得,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曾景婷院长对本次研讨会了总结并提要求。她强调,学院将依托教师发展分中心,持续开展AI赋能教育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致力于帮助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转型和发展。她表示,李霄翔教授的观点高屋建瓴且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为学院教师们未来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她鼓励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拥抱AI技术,推动外语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为学校和学生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自我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学院在AI语境下外语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撰稿:周爱前 初审:韩菁菁 终审:曾景婷 编辑:周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