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协会举办“观丹剧魅影,寻漳绒华章”实践活动

发布者:张进玮发布时间:2024-04-23浏览次数:19

4月18日,英语协会成功举办“观丹剧魅影,寻漳绒华章”活动成功。外国语学院韩菁菁副院长和英语系主任王欢带领英语协会成员及创新创业实践小组共赴丹阳进行实地考察,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刘燕萍老师和丹阳文体广旅局殷显春主席陪同指导,让同学们得以深入了解了丹阳的特色非遗文化

丹阳文体广旅局主席殷显春介绍:“丹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地方,在这里很多东西有待发掘。”此次活动先后调研了丹阳的四家文化场所:丹剧展示室、丹阳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红色基地、赵军二胡工作室以及漳绒制作技艺工作室。

 图为丹阳文体广旅局殷主席给同学们介绍丹阳特色唱腔“啷当调”

丹阳文化城丹剧展示室,殷老师以“啷当调”为切入口,介绍了丹剧的由来和发展,并向同学和老师们展示了丹剧的传统服饰丹剧的唱腔。同学们认真聆听并详细记录,同时老师积极交流讨论,在以“新眼光”看待“旧传统”的研讨以及“新一代”和“老一辈”思维碰撞中,大学生了解到戏曲的地域性,非遗保护的使命任重道远。

接着,所有人来到丹阳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总前委旧址场馆是一幢历经沧桑的建筑,室内陈列的图片、文献和实物等资料再现了渡江战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真实情况。正是在这里的,这么一群人——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使上海这座亚洲最大的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取得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双丰收。此次参观学习,正值上海解放75周年前夕,同学们红色基因又一次被激发,大家纷纷表示,要积极学习革命英雄精神,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红色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图为纪念馆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总前委旧址由来

第三站“赵氏琴坊”,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赵氏家族二胡制作的传承谱系。在“赵氏琴坊”第十八代传承人赵军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的制作过程、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一把好胡是时间的沉淀有了新的认识。随后,同学们参观了直播间,满墙满地的二胡让人震撼,知名艺人现场的二胡演奏让同学们沉醉于一把好胡的音色。二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直播室,走向世界,正顺应时代特征进行文化创新,向年轻一代乃至国际社会展现中华风采。


图为赵军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二胡的制作过程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漳绒工厂。漳绒起源于福建漳州,又名天鹅绒,是丹阳市的地方传统丝织品,其以为经,以为纬,用绒机编织,使织物表面构成绒圈或剪切成绒毛的丝织物,可用作服装、帽子和装饰物等。此次参观,漳绒传承人戴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漳绒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复杂且精细的制作过程,最后向同学们展示了部分精美的漳绒作品。此次讲解,使得漳绒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知,使得这种传统手工艺被更广泛地弘扬。

图为戴老师讲解漳绒的由来

图为丹剧中心大合影

此次活动以地域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主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古今文化交融中感受到文化传播的使命,同时也激发了“讲好丹阳非遗,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

作者 杨邦燚 马雪儿 韩菁菁 审核 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