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江苏省司法厅法治调研处召开座谈会,司法厅相关领导与省政府规章译审团队围绕江苏省涉外法治建设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会由江苏省法治调研处班丽处长主持,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范沁芳、江苏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黄永忠、江苏省法治调研处叶正茂调研员、南京师范大学董晓波教授、南京大学孙雯教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巫和雄副教授等译审专家出席会议。江苏国际法治动态研究中心(镇江基地)暨江苏科技大学海洋法律法规翻译研究中心的沈子燚、武畅两位老师作为译审团队成员,应邀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会议伊始,班丽处长对过去二十年江苏省涉外法治工作进行了详细回顾。近年来,江苏省在法治体系的构建以及涉外法律服务的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今年江苏省在翻译审定工作、标准化建设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合作上设定了相关重点目标。
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人才建设和译审规则的制定。叶局长详细介绍了2025年省政府规章译审工作中的具体安排,以及关于人员聘用、任务流程、职责分配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
省政府规章译审团队的专家在会上发表了有益见解。董晓波教授针对江苏省在规章翻译审定方面的领先地位进行了肯定。他强调,译审工作具有明确的任务流程和严格的会审机制,将为推动高质量的法规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术语的规范化、法律语言的统一性以及翻译过程中的细节管理,都是保障法律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巫和雄教授则提出,法治建设中的译审工作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和法律理念的对接。立法者和译者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翻译过程中法律语言的规范化和精准性。此外,巫教授还建议参考国际标准,建立更加系统的法律翻译标准体系。会上沈子燚、武畅两位老师也与专家们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法律翻译机制及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会议最后,范厅长对专家们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江苏省司法厅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动涉外法治建设走向新的高度。江苏省将继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区域内法治建设的协同发展。
江苏国际法治动态研究中心镇江基地暨江苏科技大学海洋法律法规翻译研究中心的沈子燚、武畅老师作为省译审专家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座谈讨论,并承担了今年的部分译审任务。此次会议不仅为研究中心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心和专业建设与发展。今后,研究中心将持续优化法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水平的翻译学科体系,打造专业化的法律翻译团队,不断提升法律翻译研究的深度和影响力,为江苏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助立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
撰稿:武畅 沈子燚
审稿:曾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