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镇江市社科金山学术沙龙

发布者:韩菁菁发布时间:2025-03-29浏览次数:5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文化强市建设,镇江市2025年第期社科金山学术沙龙“文化镇江 英才绽放”系列活动328日上午在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从江河交汇到文明互鉴:提升镇江名人叙事的国际传播力为主题,汇聚政府、学界和文化界代表近五十人,共同探讨如何以创新叙事赋能城市名人的国际传播,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活动由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和镇江市社科联等单位指导,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外国语学院联合多家单位主办协办。开幕式上,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锦全强调,镇江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孕育了刘勰、茅以升、赛珍珠等众多文化名人。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立足镇江江河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深挖名人、名景、名作三大文化基因,运用多元化叙事手段,让镇江故事传得更远更动人构建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叙事体系

六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深度研讨。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会长卢章平教授提出构建三维传播矩阵,通过空间、媒介、社群联动推动学术成果大众化传播。新华日报社镇江分社社长晏培娟提出提升国际传播力,需深挖文学、英雄、美食三大文化基因建议以数字技术吸引Z世代参与文化传播。北京外国语大学李真教授通过18世纪汉学家马若瑟与清末学者马建忠的隔空学术对话,揭示了中西语言研究的历史交汇。

在实践路径探索方面,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张永刚教授提出以叙事链重塑文化认同的发展策略,主张将名人资源转化为人文经济新质生产力。江苏科技大学张坚强研究员强调数字时代叙事能力的战略价值,倡导建立世界共建式传播模式。外国语学院院长曾景婷教授则通过AI技术分析19世纪驻镇传教士吴板桥的《白蛇精记》译介,通过对比分析原本和译本中白蛇形象,揭示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构逻辑

镇江市社科联主席孙国林总结发言,他肯定了本次论坛在镇江国际传播力提升新路径上的实践意义,强调镇江要依托江河文明交汇地的历史定位,构建文学基因+英雄精神+美食哲学三位一体的国际传播体系。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全球文化互动项目开发,将地理枢纽优势转化为文明共生优势。

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镇江市社科联举办系列“镇江名人叙事”研讨活动,从学术视角亮化镇江名人形象,探索镇江名人的国际传播路径,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文化国际传播镇江样板”。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媒协同创新机制,牵头推进镇江名人故事多模态国际传播矩阵建设,依托科研项目孵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传播产品,使外国语学院成为激活城市文化基因、贯通中西文明对话的战略支点,为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贡献高校智慧。

撰稿:付艳丽 韩菁菁 一审:周爱前 二审:韩菁菁 终审:曾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