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相关电位(ERP)操作规程
一、实验准备
刺激材料准备:根据研究目的,准备相应的刺激材料,如图片、声音、文字等。确保刺激材料的性质、内容和编排符合实验要求。
设备检查:检查ERP记录设备,包括电极、放大器、计算机等,确保设备工作正常,电极位置准确。
被试准备:确保被试者了解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醒被试者保持放松、注意力集中。
二、实验执行
电极放置:按照国际标准的10-20系统放置电极,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记录稳定的脑电信号。
基线记录:在呈现刺激之前,记录一段时间的基线脑电活动,以便后续分析时去除背景噪声。
刺激呈现:按照预定的刺激序列呈现刺激材料,确保刺激呈现的时间和顺序准确。
数据采集:在刺激呈现过程中,持续采集脑电信号,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分析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分段、去基线等处理,以提取出与刺激相关的ERP成分。
ERP波形识别:根据ERP的标志性成分(如N170、P600等),识别并测量ERP的波幅和潜伏期。
统计分析:对ER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ERP的差异,以揭示大脑对特定刺激的加工机制。
四、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环境安静、舒适,以减少外界干扰对ERP数据的影响。
定期对ERP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务必对实验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