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文学院肖淑芬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者:吕晶发布时间:2019-04-18浏览次数:847

415日下午,扬州大学文学院肖淑芬教授来我院讲学。肖淑芬教授是原扬州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多年来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文学、诺贝尔文学、女性文学。肖教授以《与经典谈心与世界对话 ——外国文学名著阅读漫议》为题,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发人深思的文学讲座,讲座由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红岩老师主持。

肖教授认为,若想与世界对话,就必须先与经典谈心。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为我们打开通往世界文化的窗口,搭建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肖教授主要从多个方面跟我们探讨了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意义。首先,解读外国的文学作品必须了解其文化、地域和时代背景,否则无法深入剖析作品的深刻内涵。其次,在深挖文学作品内涵的过程中,要注意多维度解读,每一部作品的丰富性是因人而异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再次,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称其为经典,是因为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肖教授以泰戈尔的短篇《喀布尔人》为例,分析了小说触及心灵的艺术之美。另外,文学史上的众多经典作品都体现了作家的创新性。肖教授以《简爱》为例,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夏洛蒂·勃朗特在英国乃至西方文学史上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所以在作品问世百余年后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是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必读作品。

最后肖教授谈到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心灵的成长,提升我们的思想高度和文化修为,拓宽我们的学术视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肖教授以普希金的诗歌《纪念碑》中的名句“我将永远光荣,即使还只有一个诗人,活在月光下的世界上”献给到场的所有师生,让我们在她慷慨激昂的朗诵中感受到文学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作者:谭方黎、汪桃红 审稿:曾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