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开展2019年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结题“云答辩”

发布者:周爱前发布时间:2020-03-05浏览次数:866

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外国语学院及时调整大学生科研创新研究方式,于2月中旬下发通知,要求2019年本创科研团队在居家防疫的同时,积极筹备结项报告,制作结题微课材料。消息发布后,让原本被疫情摁下“暂停键”的同学们忙碌起来。全新的答辩形式、未知的微课制作、云端的团队协作,冲击着年轻的科研团队。

3月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首次召开本创线上答辩会,对2019年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终期结题进行评审。会议邀请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曾景婷、副院长方小勇、大学英语船海部主任张红岩、英语系主任韩菁菁、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龚箭、俄语系刘阳教授担任评审组专家,团委书记何筠主持会议。

2019年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23项,其中省级项目4个,校级项目16个,院级项目3个。本次答辩以文学、翻译、语言学、教学实践、创业为依托,分两组同时进行线上答辩。在重点考核并线上对话省级项目的同时,评审专家通过微课评审加视频商讨的方式开展结题审核工作。答辩过程中,评审组专家结合各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发现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项商讨,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就各项目的后继性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其中,雷飞老师指导项目《习近平国际演讲中的传统文化情怀与文化自信》、高秀老师指导的《中国典籍中船海词汇英译与中国科技之国形象的构建》等6个项目得到专家的一致赞许,认为其结题项目展示在中期答辩专家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性调整和完善,科研成果和成效显著。

本次线上答辩是被动而为,但带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具备很多线下答辩所没有的优势。2016级学生刘紫琦表示:“本次结题采用云答辩的方式,掌握了做微课新技能的同时,也有助于后期的复查与监督。云答辩不仅体现了学校在特殊时期共克时艰的情怀,更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使答辩过程更加高效,给未来提供可行借鉴。”2017级徐璐同学表示:“在制作微课前,我的指导教师雷飞就强调过微课答辩和现场答辩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需要调整的是如何使答辩的画面内容和声音结合起来同时使观众保持专注。她还强调答辩稿在语言专业性的前提下还要注意通过声音、语气等方面的变化保持与观众的交流。这些第一次的经历都使我受益匪浅。

据悉,2019年本创结题答辩共有21个项目参与。截至目前,已发表论文10篇,完成结题报告21篇,商业计划书2份。

 

(作者:吴佳虹何筠;审核人:曾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