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 级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明确学业方向、厚植家国情怀与爱校荣校精神,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以多维度的入学系列活动,为新生开启研究生生涯筑牢坚实基础。
思政领航:同上“青春与祖国同行”开学第一课
9月15日上午,外国语学院于文理大楼1550教室组织全体2025级研究生集中收看江苏省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以“青春与祖国同行”为主题,创新采用“思政大课”形式,邀请13位高校师生代表,围绕“生逢其时”“青春有为”“强国有我”三个篇章进行分享,以生动案例和真挚讲述传递成长力量。
我校2010届校友、“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副总建造师伍常斌作为“强国有我”篇章嘉宾,以《精技成才、匠心筑梦》为题,结合自身从江苏科技大学起步、投身国家海洋工程建设的经历,诠释了“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梦想”号精神。他勉励全体研究生立足专业、胸怀家国,以实干践行使命,以专业能力书写担当。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王梓璞与同学们一同观看学习,并在课后组织交流,引导新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师生共聚:搭建双向桥梁,启航学术新程
9月17日,外国语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双选会在长山校区文理大楼1550顺利举行。曾景婷院长出席会议,全体硕士生导师代表参会, 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韩菁菁主持。
会上,2025级研究生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分享本科阶段的学术积累、专业特长、研究方向设想及职业规划,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学术热情。随后,导师们系统介绍各自研究方向、培养计划与学术要求,并为新生提供切实建议:强调广泛阅读与精准聚焦文献的重要性,提醒夯实语法、术语等专业基础,鼓励积极沟通、勇于面对学术挑战,重视身心健康,以及尽早设定阶段性目标、踏实前行。导师们的发言既体现学术严谨,也流露出对学生的真切关怀。
师生见面会的最后,曾景婷院长作总结讲话。首先,她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指出双选会是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生涯的关键起点。她勉励研究生一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二要坐得住冷板凳,进行充足的学术阅读;三是要培养问题意识和学术敏锐度。曾院长希望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主动与导师沟通,树立长远目标,持续深耕专业领域;同时要求导师团队贯彻“育人为本”理念,做到学术引领与品德塑造并重,全面托举学生成长成才。
会后,各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英语笔译和俄语笔译)负责人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解读培养方案、提供学习建议,夯实新生对学业细则的理解,为其研究生生涯的顺利开启奠定了坚实基础。
赋能成长:多维度新生入学教育筑牢安全与学业根基
9月1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文理大楼1550教室集中接受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从“政策指引 + 安全保障”双维度为新生提供全面指导。研究生院从研究生培养政策进行详细解读,重点讲解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论文要求、学术规范等核心内容,帮助新生清晰把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与发展路径。
同时,为强化新生的安全意识与责任观念,本次入学教育还特别设置科研保密意识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国家国防与校园安全教育、校园网络使用指引等模块。通过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实操演示等方式,让新生深刻认识到科研保密的重要性、实验室操作的规范性、校园安全的必要性以及网络使用的安全性,引导新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为后续科研学习与校园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知校爱校:参观校史馆厚植学子荣校情怀
9月19日上午,外国语学院组织2025级研究生新生前往校史馆参观学习,开启一场 “回顾校史、感悟精神、凝聚认同”的沉浸式教育之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新生们沿着学校发展的时间脉络,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品、文献资料以及多媒体演示,系统了解了学校从建校初期到如今的发展历程、办学成就、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以及杰出校友事迹。
从学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特色发展,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每一段历史都让新生们深感震撼与自豪。激发了他们的爱校荣校情怀,为他们更快融入校园、以“江科大人”的身份开启新征程注入了精神动力。
据悉,外国语学院2025级研究生入学系列活动的开展,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帮助新生完成从“新生”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为其后续的学术研究与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后续,学院还将持续关注新生需求,从学术成长等多角度开展更多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活动,助力新生在研究生阶段实现全面发展。
撰稿:王梓璞 何享 一审:周爱前 二审:韩菁菁 三审:曾景婷